□赵虹
我的老师要离开这座城市了。
认识老师已经很多年了。记不得从好久开始,晚上在竹湖园散步,常会碰见老师在园门口教娃娃们吹葫芦丝,他态度和蔼,极有耐心。遇见了,我就站在旁边一直看、一直听。后来,园门口跳坝坝舞的越来越多,他的教学点换到了银行门口。偶尔,他的朋友们会带着各式乐器跟他一起合奏各种民乐。
那时就有点想跟老师学,但是,对一个小学音乐课都在请假,没有学过简谱,也不会唱谱的乐盲来说,认得高音谱号、数得清五线谱上的点点,就已经是我个人音乐史上的最大成就了。学一种乐器,就好似珠穆朗玛峰那么难以攀越,作为成年人,也不好意思跟一群娃娃一起坐在街边被人围观,这个事一直在心里,连萌芽的机会都不曾有。
以后三年,没有再遇见老师。
前两年,单位换了新保安,有位师傅很面善,但我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。一天,有个娃娃在值班室跟着他学葫芦丝,我突然反应过来,应该是那位老师啊,一问,果然是他。我在一旁看着,又被勾起了学习的心思,但那时才调整岗位,一切从头开始,要应对的事务太多,而且,觉得来日方长,老师就在这里,跑不了,不急。
2024年初,工作得心应手了,终于将学葫芦丝列入心愿单。但是,随后事情又一件件接踵而来,年中又换岗位,需要适应新业务,一切的一切,好似没有尽头。终于,到了那天,我需要闭关数月,闲暇无法再到处晃,想着,总要做点啥才能让时间不那么难熬。于是,我问老师:“我可不可以来学葫芦丝啊。”他说:“可以啊。”我说:“可是,我连简谱都不会。”他说:“没有问题,我负责把你教会。”原来,他在学校的专业是笛子,后来自学的葫芦丝,还会好多别的乐器。
就这样,我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之旅。老师教得真的很好,乐谱对我来说不再是天书,慢慢入了门,能看着谱吹出一首完整的歌曲,虽然很简单,但是我兴奋不已,原来自己能做到啊。音乐是一束光,打破习惯的麻木,穿透日常的灰暗,在一个瞬间重新点燃内心深处真实的热情。它提醒着我,生活不仅是日复一日的枯燥,还有偶然捕捉的惊喜,只要有勇气,人生随时可以重新开启。那时,我以为日子就是这样,可以跟老师一直学下去,一年一年,直到解锁这个新技能。
知道人生充满变数,但是,又怎么会想到会来得那样快呢。如果能预料得到后来发生的一切,我会开始得早一些、再早一些。
今年元旦,老师准备举家离开这个生活了22年的城市,迁回老家,太突然了,突然到我不知该说什么。
今天是我的第八节课,也是老师在攀枝花教的最后一节课——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,老师说:“你一定要学会啊,这是学葫芦丝一定要掌握的经典。”我也对自己说:“你一定要学会啊,这是你喜欢的经典。”
老师说,2002年底,他抢了一张火车票来到这个城市,葫芦丝是从云南带过来的。在老家,有一栋漂亮的房子等着他,5个孩子,2个已经在浙江、江苏工作,3个同时上大三,分别在贵阳、凯里和广西,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。老师说:“有机会来我家吃酸汤鱼哈,鱼好得很,原生态的。”我说:“好!”临走,老师将乐谱架留给我做纪念。
老师姓杨。中秋佳节,祝杨老师和家人一切顺利,家庭幸福!愿音乐永远带给我们快乐、宁静,安抚我们纯净的心,忘却尘世些许不如意,留下那些美好的时光。